曾经以为,熬过高三上了大学,就可以一路平坦。谁成想,到底是考研还是猛学技术直接工作却成了“最艰难的决定”。
普通学历会被歧视?大企业人均研究生?考研分数大幅上涨?你就说我到底该怎么选吧……
先考研?很多人想考研,其实是想多稳住几年在学校生活罢了。可是下定决心准备考研,下一秒就开始了各种担心:考研失败怎么办?研究生毕业,依旧找不到合适工作怎么办?部分工作更注重经验而非学历?考研过程中学业和实习怎么平衡?每天闹钟一响,就会问自己一遍:我真的需要那份“研究生”文凭吗?
先就业?学历不够理想,找工作处处受限?技术性强的岗位不对本科生开放?直接面对社会压力又担心薪资太低?害怕“毕业即失业”,更怕工作的折磨。在外实习一个月,工资低,睡眠少,任务重……“我想去考研”。
很多时候,不是你不会选择,而是你深陷其中,失去了选择的能力。怎么办?找回来便是!本篇建议逐字阅读,快速收藏!
心态方面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次选择
从小时候选玩具,到大学选专业,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路上都面临许多次选择。决策能力是生涯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读研还是就业这个选择的本质是,选择一种方式来度过本科毕业后2-3年这段时间。一方面,这是继大学四年之后又一成长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不论选择哪一条路,认真投入,都会有所收获。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面临无数次选择,你可以把这次选择当做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
决策是根据所获信息面向未来的冒险,我们自己及周围世界都在不断变化中,因此,决策需要一定的勇气。决策也意味着取舍,有得必有失,完美的选项是不存在的。选择也因人而异,我们需要的是在全面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任何单纯的一刀切的观点,都是小马过河,需要审慎看待,避免被误导。
选项分析
你对“考研”或“就业”了解程度如何?
有部分同学无法做出选择,是因为还处在决策的“信息收集阶段”。当我们对选项信息了解不够充分时,是无从选择的。
首先来看看考研方面:
读研能带来的成长和收获包括:获得在一个领域更系统、深刻的学习机会;获得相关学习资源,提升学历;认识更多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获得一次换学校、专业、城市的机会;校园时光充值3年,暂缓就业压力等等。
但考研也并非一条容易的路。为大家分享几组数据:
1、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5万,增幅21%,创历史新高。计划招生人数110万左右(包括保研学生),今年落榜考生超过300万人。
2、某重点高校2022届学生毕业去向意向调查结果显示,超70%的毕业生意向升学深造,而实际只有40%多的本科毕业生能升学,其中还包括20%多的保研学生。“二战”毕业生考研成功率不超过10%,“二战”失利学生与社会脱节严重、时间成本增大、求职较为困难。
3、有学者对招聘平台岗位数据进行统计,要求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招聘职位占比为30%左右;本科学历足以找到好工作。一些研究型岗位需要研究生,而对于实践型职位,本科学历往往就够了。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考研,也不是大家都不要考研。面对激烈的考研竞争,我们需要确认:我们为什么而考研?而我们做出一个选择的底线是,能否承受其最差的一种情形。假如考研失败,是否能够承受?
再来看就业方面:
1、2022年毕业生人数达1076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因此,在大环境下,毕业生求职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提升求职应聘能力。
2、就业的结构性错位更为凸显。受多重因素影响,毕业生择业更加求稳求优,“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这一错配现象普遍存在。客观条件下,大家需要适当调整就业观念,结合自身条件,树立合理的就业预期。
3、《中国新闻周刊》4月14日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题报道中指出,“其实企业的需求非常旺盛,每年学校推荐岗位数量与毕业生人数之比可以达到12:1,甚至20:1。”因此,只要认真准备,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完全可以实现。
当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也并非易事。一位拿到很多个offer的清华毕业生在访谈中分享:“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们需要付出和考研的同学一样多的努力,去做好知识和心态的准备”。从了解自我到了解工作世界,从行业选择到“人职匹配”,从知识储备到心态调整,从简历制作到面试技巧,准备就业的同学可以尽早装点行囊准备启程。
决策阶段
综合分析,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向
1、跳出选项看目标
本科毕业后的2-3年时间,你最希望收获的是什么?是提高学术能力还是积累工作经验?哪个选项更能提供这些收获?假如读研,你希望研究生毕业时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你最看重或最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工作本科毕业能否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你更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哪条路离这个目标更近?
2、加强自我了解与沟通
你的兴趣、性格、能力,适合继续深造、从事研究生相关学习及科研活动吗?还是更适合直接工作,在工作中成长?读研和工作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你需要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思考自己的志趣所在。
3、确定选择的空间
明确时间底线:这个问题困扰你多久了?什么时候必须做出决定?
明确决策权:这个问题上,你的自主权有多大?这是一个选择问题还是一个适应问题?家里的情况及家人是否支持你做这个选择?
如果以上都思考了,大家可以搜索了解《生涯决策平衡单》,借助这个工具,考核考虑各方面因素,梳理得出一个自己的决策结果。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借用去年年底,张文宏医生面对同学们提问“即将毕业,应该考研还是工作”时写的《给年轻人的一封信》中的话和大家共勉:
其实无论生在哪个年代,年轻人生活的主色调就是焦虑与希望并存。生活的特点就是变迁与跳跃。这种变化与不确定性,有人喜欢,有人惧怕。每当我们走过一个年代回头看,会发现走过的路都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的过程。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选择面前坚持不放弃,我们终究也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部分。
唯有行动才能最有力地消除焦虑。希望大家尽早行动,过程尽力,结果欣喜。
亲爱的同学们,你有了自己的打算吗?不管怎么样,做了决定就不要后悔啦!愿考研的同学们顺利上岸,准备找工作的同学们找到心仪工作。你的决定是什么?快来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2013-2022 北京尚德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413720 | 举报邮箱:sdjgjubao@sunlands.com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营业执照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40312号 | 京ICP备140029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798 | 京网文【2018】7437-597号
关注领取
1分钟精准择校
下载尚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