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财经》刊登了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丁浩员教授及其学生强文慧的文章——《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的流动性问题及复苏》,文中从货币、金融、信息流、企业融资等角度为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现转载如下:
近期,全国疫情新增病例数字呈现下降趋势,上海整体形势持续稳中向好,从5月16日起开始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积极实施“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等措施,商贸企业社会生产和市民生活因此逐渐得到恢复。从数据上看,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出现2020年4月以来首次负增长,低于市场预期。疫情防控限制了人员流动和企业复工复产,导致供给端的生产产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大大下降,同时我国资本投资也大幅降低。此外,在需求端,人们消费意愿减弱,造成消费趋势性下降。宏观经济冲击也对中小微企业经营带来了负面冲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小型企业4月综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分别为47.5%和45.6%,均比上月下降了1.0个百分点,持续低于荣枯线。
在企业面临的种种问题中,企业流动性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在疫情冲击下,造成中小企业亟需面临流动性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疫情导致社会生活和生产无法正常开展,企业订单和营业收入大幅减少的同时,依然需要支付工资、房租、银行利息等高额的刚性支出。而中小企业现金流动性较差,更多以商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形式存在,无法快速变现,导致企业存在巨大资金缺口;第二,疫情下宏观经济环境导致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趋紧,更为审慎的金融机构提高放贷门槛,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融资,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查的结果来看,2022年一季度中小企业融资指数为90.5,下降了0.5个点;流动资金指数为85.6,也下降了0.2个点,这表明中小企业确实面临着融资困境;第三,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和融资渠道在金融市场上不健全,中小企业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难、信用风险难以量化等原因,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证券时报联合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开展了“2022年疫情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显示65%的企业表示,曾经在疫情间申请过银行贷款,但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没有资产抵押品也就意味着很难获批贷款。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和地方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政策。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出台了若干金融支持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发展,明确提出降低各类企业融资担保费率。4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系统性提出23条政策举措,加强了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做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举措。例如,截至4月中旬,人民银行已向中央财政上缴6000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这一举措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元,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的效用基本相当,大大改善了中小企业流动性问题。各地也积极响应和深入贯彻落实政策,持续加强政策传导,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实现精准施策,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政策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现金流问题。现金流断裂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产业链上游企业流动资金出现问题,可能会由于无法及时提交订单、支付应收账款和创造新的订单等将现金流风险传导到整个产业链。为了防止现金流风险不断蔓延而导致中小企业连锁式倒闭的系统性风险,建议货币政策要更关注总量供给。与之同时,财政政策的实施也要更为关注结构性变化的问题,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调整地区和产业之间的结构不平衡的作用,通过减税和购买服务等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人群倾斜。总量的货币政策和结构性的财政政策一定要形成合力,才能让流动性在疫情的冲击下较快地恢复起来。
第二,加大对中小企业受困市场主体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加大普惠贷款力度,落实政策“到人到企”。各地政府应扩大普惠贷款增量,提高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例,充分发挥普惠贷款工具作用。从具体政策落实层面来看,中小企业想要获取银行贷款需要得到一线的银行客户经理的贷款批准,但对于银行客户经理而言,由于疫情下市场整体流动性趋紧考核变得更加审慎、中小企业贷款额低激励少、坏账计入考核等,普惠贷款和金融支持很难实际传导到中小企业。为了达到“精准施策”落实政策到人到企,建议银行内部细化绩效考核、尽职免责、不良贷款容忍度等要求,对于客户经理承担中小企业的额外风险应给予相应补贴,比如按照贷款成交笔数进行绩效考核。除此之外,给予客户经理一定的坏账容忍度,在放贷流程和操作上提供便利,提高贷款可及性,主动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满足中小企业用款需求。
第三,加强信息共享,缓解“政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融资效率。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而风控的核心就是降低信息不确定性。现阶段企业的信用评级系统不够完善,银行只能获得中小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账户交易数据。而散落在企业内部、产业园区、政府部门、互联网平台、供应链等大量重要的数据,包括金融、政务、公用事业、商务等不同领域涉企的信用信息也可作为评估中小企业信用的依据。比如,实控人的征信记录、企业或工厂的水费、电费等行为记录对衡量企业信用评级都非常重要。各地政府应积极主动对接不同征信平台,运用大数据为企业融资增信,缓解“政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比如上海可以利用“一网通办”整合涉企信用信息。为了防止企业信息泄露,可以在确保数据安全推行数据“可用不可见”模式,利用“数据中台”建立数据缓冲区,避免核心数据库被直接访问。另外,虽然各方在疫情下出台了很多政策为中小企业纾困,但是依然有很多中小企业不了解具体的政策条件和解决方案。为了减少“政银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开通专人专线为中小企业答疑解难。
第四,改革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降低企业流动性风险,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和方式。危机,是危,也是机。疫情给所有中小企业敲响警钟,要想不被淘汰,后疫情时代下企业必须改革自身融资能力,提高流动性韧性,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除了上文提到的“以信获贷”,政府和银行可以利用产业园区、技术开发区、供应链等场景建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通过“银行-场景-企业”三方协作提高企业信用,精准便捷服务场景内的中小企业。比如以供应链为场景,以核心企业兜底,上下游企业贷款都有订单作为支撑,降低贷款违约风险的同时提升贷款效率,并且可以推出针对性贷款期限、贷款额度和还款方式的产品,有利于场景内企业共同成长。此外,工信部推出的“携手行动”也提供了很好的创新方向,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有利于用大企业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能。
©2013-2022 北京尚德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413720 | 举报邮箱:sdjgjubao@sunlands.com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营业执照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40312号 | 京ICP备140029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798 | 京网文【2018】7437-597号
关注领取
1分钟精准择校
下载尚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