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MBA项目

一、项目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系全国第九批MBA培养院校,自2011年开始招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价值共创教育生态系统。按照“立足鲁中、辐射山东、面向国内国际”的发展定位和“建立新发展格局下的MBA教育生态系统”的战略目标,设立了战略与创业管理、智慧运营与服务管理、财务金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智慧营销管理为主的五个研究方向,以产教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主张“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目前,在招生规模、培养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均走在了省内高校的前列。截至2023年6月,年均招生近130人,已为社会培养了1100余名合格毕业生,毕业后得到职级晋升达到92%,均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支柱作用。
二、MBA项目特色
按照“跨界、创新、开放、国际、整合”的发展理念,经过10余年的持续建设优化,本学位点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产教融合、创新赋能、开放包容、价值共创”为特征的山东理工大学MBA培养特色,建立健全了MBA人才培养的内容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依托山东理工大学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经管类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山东省和淄博市的雄厚工业基础条件与发展潜能,在多层次、多领域、多模式“产教融合、校城融合”项目开展的基础上,逐步凝练形成了“以‘MBA+优势学科’,促进‘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山东理工大学MBA办学特色。
(1)“MBA+优势学科”多维融合育人模式
以MBA教育为纽带,打通校内优势学科资源、优势产业资源、优质校友资源壁垒,形成聚焦产业、突出特色、协调发展、循环赋能的价值共创网络教育生态。完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实践课程+专门课程”的课程体系,打造课程、活动、竞赛、实践和研究“五位一体”的多维融合育人模式,全方位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意识与能力。
(2)学科共融、共赢共生、协同发展的师资队伍
基于价值网络视角审视MBA教育体系的构建,采取“平台+项目”的发展模式,集聚优质师资,由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参与本学位点培养过程,形成了学科共融、共赢共生、协同发展的师资队伍,有效支撑多维融合育人模式。
(3)锚定黄河国家战略,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学位点的发展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为沿黄地区发展蓄势赋能。立足培养目标,以培养方案引领融入、创新创业深度融入、社会服务全面融入,提高本学位点服务沿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助推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着力为黄河流域地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三、课程体系
四、报名资格
1. 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毕业五年及以上者;
2. 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三年及以上者;
3. 获得国民教育系列硕士学位且两年及以上者;
4.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五、报考流程
全国联考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事宜请查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1.网上报名:10月份,每天9:00--22:00。考生自行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报名,逾期不再补报。
2.网上确认:山东省网上信息确认时间为10月底至11月初,登录网址:https://yz.chsi.com.cn/wsqr/stu/进行网上资料提交及信息确认。
3.初试:全国MBA联考(12月底):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包含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英语二(满分100分)。
4.复试:国家公布复试线后,我校将统一组织初试合格的考生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英语能力测试、政治理论笔试和综合面试等。
5.录取: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政审及体检结果,择优录取。
六、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533-2786861,0533-2311269(孙老师,马老师)
咨询网址:http://mba.sdut.edu.cn/
微信公众号:山东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sdut-mba)QQ咨询群:774698521
联系地址:山东理工大学MBA教育中心(淄博市张店区共青团西路88号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2号楼207室)
